南投縣名間鄉自古以茶聞名,且茶種多元為全台之冠,產量多且穩定,是台灣茶的重要產區。名間鄉自古便積累深厚的製茶技術,在台灣早期,若想學習製茶技術,名間鄉的松柏嶺為許多茶人的首選。
雖說茶產業已是當地人習以為常的日常,在地小學也會舉辦茶藝相關的課程與活動,傳承茶相關的技藝與文化。但大多時候,如果詢問地方的青年或小朋友為何名間鄉會有這麼多茶? 名間鄉從什麼時候開始種茶? 總是沒有人能夠答得上來,而這也象徵著茶鄉故事若不開始去講述,將慢慢地被孩子們遺忘。
面對這個課題,名間鄉公所與埔中社區發展協會與吾島文化團隊合作,導入南投文化局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資源,藉由茶與手工藝的結合,帶領在地老中青三代藉由茶染進行創作,透過在地藝術參與的方式,分享彼此對於故鄉的想法,並引導在地耆老說出名間茶的故事,創造社區居民世代之間的對話與故事傳承,具體地感受故鄉文化累積的過程與生活環境的演變。
為了吸引居民參與活動,並自然地討論社區議題,吾島文化設計了一系列的茶染創作課程,藉由技法學習、設計討論、團隊創作等過程,帶領居民重新觀看在地的特色,討論在地議題,並發表對社區的願景,點燃居民對於社區營造的想法與熱情。
在茶染技法的學習過程,我們讓居民以在地數種著名的茶試染,藉由不同茶種所染出的效果,與居民深入地談論在地風土的特色與歷史。
當居民具備基本的茶染技巧後,我們讓居民以 "埔中意象"為題,創作屬於自己的茶席桌布,並發表自己的創作理念,過程中參與的老中青居民紛紛呈現了不同觀點的埔中社區,社區的長輩們大多都會回憶過往的生活與故事,也讓青年與小朋友能夠聽到過往社區的生活樣貌、歷史或在地傳說,而青年則是呈現他們對在地社區的期望,讓其他成員能夠一同思考在地的議題或發表對於社區的願景,而小朋友們則會以非常有趣的方式描述在地生活的特色,例如:山總是飄在雲上,表現山上多雲霧的氣候;親戚都比鄰而居的聚落發展特色等。
透過與在地生活文化相關的藝術活動設計,帶領參與居民自然而然地真誠分享內心想法,讓一場場茶染創作課,成了最在地且最生活的埔中文化課堂。成功提升在地居民對彼此、對社區以及對在地歷史文化的認識,凝聚社區參與的可貴共識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