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公共藝術融入生活:斗六籽公園的創作與美感教育

wudao20191128

隨著雲林斗六籽公園風雨球場的啟用,這片以「風箏與彈弓」為設計靈感的白色圓弧建築,成為在地居民運動與休憩的新熱點。2023年,吾島文化承接雲林縣立體育場的委託,結合公共藝術與教育理念,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參與式藝術活動,邀請斗六的民眾透過創作重新認識「運動與環境」的連結,並用藝術探索身體、空間與美感之間的互動。

「藍曬籽公園」:自然與建築的拼貼藝術

活動以「藍曬籽公園」為其中一大亮點,參與者採用藍曬技法,將當地植物、行啟紀念館的建築輪廓以及籽公園風雨球場的弧線結構,拼貼出一幅幅圓形作品,象徵籽公園的「種子」設計理念。這些藝術品不僅呈現了籽公園的環境特徵,還表達了居民對場域的觀察與熱愛。

參與者在活動中撿拾附近的植物,觀察它們的形態與紋理,並結合建築設計的幾何特徵,完成了一系列生動的拼貼藝術作品。這些作品以圓形呈現,象徵著居民共同創作的連結,最終佈置於籽公園場域內,展現出一種河流般的流動感,象徵著公共藝術與自然環境的深度融合。


「彩繪運動的色彩」:運動美感的自由想像

另一個活動「彩繪運動的色彩」則專注於探索運動的美感,帶領參與者以視覺藝術表達運動的力量、速度與曲線。活動中,參與者被邀請想像運動中身體的動態,例如曲線姿態或力量的流動,並透過酒精墨水畫技法結合色紙拼貼,將腦中的運動美感轉化為具象的藝術表現。

插畫師還將民眾的作品進行二次創作,將色彩與線條融入風雨球場的建築與周邊環境之中,最終呈現出充滿動態與氛圍感的視覺畫面。這些作品不僅是一種創作過程的成果,也是一種居民與場域之間情感的連結。

大雨中的熱情與堅持

儘管活動當日天氣陰晴不定,甚至一度大雨滂沱,但斗六市民的參與熱情絲毫不減。不僅有許多居民冒雨參與,甚至還有特地返鄉的民眾,不僅為了體驗藝術創作,也藉此回味久違的家鄉氛圍與老街風貌。雨水並未澆熄參與者的熱情,反而增添了一份特別的記憶與情感。

藝術、教育與地方的共生

吾島文化透過這次活動,展現了公共藝術如何成為串聯運動教育、美感教育與地方文化的橋樑。「藍曬籽公園」與「彩繪運動的色彩」不僅是一次藝術創作的實踐,也是居民重新認識家鄉、探索空間與身體關係的重要機會。

透過這些活動,籽公園風雨球場成為了一個不僅僅屬於運動的場所,更是一個與居民生活緊密連結的公共空間。藝術的參與讓這片場域增添了更多故事與記憶,也讓地方文化在現代建築中展現出新的樣貌。


籽公園的故事告訴我們,當藝術與生活相遇,美感不僅僅是觀賞,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行動與創作。透過這樣的共創,斗六的居民不僅感受到了藝術的溫度,也重新發現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